• 首页 首页 icon
  • 工具库 工具库 icon
    • IP查询 IP查询 icon
  • 内容库 内容库 icon
    • 快讯库 快讯库 icon
    • 精品库 精品库 icon
    • 问答库 问答库 icon
  • 更多 更多 icon
    • 服务条款 服务条款 icon

安全沙箱隔离企业风险

武飞扬头像
wx62fa0476959b9
帮助2

零信三个核心的原则:

1、最小访问权限

指每个用户只能访问其工作所需的访问权限。通过限制每个用户的访问权限,可以有效防止黑客进入内部后的横向。这种精细的授权策略一般来说是由数据所有者来管理权限,并定期审核访问权限和成员身份。

2、访问皆需验证

用户每次访问共享文件、应用程序或云存储设备时,都要验证该用户对相关资源的访问。因为在零信任架构中,用户的每个网络活动都是潜在的威胁。要实现这种模式,需要:远程身份验证、访问协议、外围安全和网络访问控件。

3、监视日志记录

监视和日志记录可以说是零信任安全模型最重要的功能。在系统的监视下,网络中的每一个活动都被记录在案,并且经过可视化安全分析,可以有效辨别出哪些是异常账户,勒索软件和恶意操作都清清楚楚地展示在你的眼皮底下。

学新通

零信任时代如何控制安全

零信任,首先是一种数字化时代的安全“哲学”、架构理念,然后才是一系列的科技产品与工具。其中种类繁多,不一而足;也没有哪家厂商敢声称现在已经提供了所有的、最完整的解决方案。这是一个正在发展的领域,大家都在路上。在这里,我们只探讨其中一种类型的技术方案:软件隔离(零信任的技术方案里,还有一种Micro-segmentation网络微隔离技术,不在本文讨论范围)。

不错,就是像隔离新冠一样的绝对隔离,只不过它是虚拟的 - 任何代码都是受怀疑对象,都可能感染,都得被关在箱子里跑,运行是可以运行的,但是不能被放出来。

事实上,隔离技术早已无处不在。在云端,亚马逊之所以能允许成千上万的“租户”把代码跑在自己的机房里而不用担心安全问题,其中至少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跟虚拟机相关的 - 虚拟机就是隔离环境,你的代码只能在这个隔离环境里跑,内存、CPU、网络、存储等等资源,都是安全隔离与受限的。你看不到其他“租户”的代码与资源,他们也看不到你。在客户端,微信之所以能承载几百万个小程序,让网上各种企业用各种前端框架开发出来的代码跑在微信App里面却不用担心微信自身被攻破、用户数据被盗取,同样也离不开以小程序为单位的隔离。

从云端到浏览器端,都有隔离机制,这种机制就是:安全沙箱。

有理由相信,安全沙箱将无处不在,未来的软件,几乎就没有不跑在某种形态的沙箱之内的。安全沙箱这种机制,应该是双向隔离的,一方面它把任何代码关在箱子里跑,免得它们潜在入侵、损害所在运行的“宿主”环境;另一方面它也保护运行在其中的代码,免得它被受污染的“宿主”环境侵害。

隔离,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,在数字世界更加逃不过...

安全沙箱的价值

首先,什么是沙箱?它本身就是一种线下生活现象的虚拟化。现实世界里,小孩子们在沙地、沙滩上用木板隔离出一个方盒子,在盒子里堆砌、创造各种东西 - 城堡、房屋、山丘... 这就是一个沙箱。它有两个根本特点:一、它有边界,通过木板设定了游戏创造的范围只在围墙内;二、它的游戏材料是沙,任何的创造,一抹就平,瞬间无影无踪不留痕迹。

这两个特点,在计算机世界被模拟了(套句流行语,被“数字化”了)。在一台设备(不管是一台服务器还是一个手机,我们称之为“宿主”)中,通过软硬件手段的结合,可以模拟出一个“管控”区域,它的里面是预先指定、划分出来的运算与存储资源,与宿主的其他资源完全隔离。应用代码可以被丢到这个区域里运行,即使它是、、DDoS软件,它也只能在这么一个资源受限的模拟世界折腾,它就像在Matrix里的人,看不到宿主里其他的平行世界,甚至不知道宿主的存在,无法滥用宿主资源从而毁灭宿主(和其他平行世界)。此外,任何这样的区域,既然是模拟的,不管里面跑着什么,都可以被“一键删除”,一切归零。

这就是计算机世界的沙箱。

沙箱技术有很多种类,是否能称之为“安全沙箱”,则视乎其隔离的程度和自身的技术目的。例如能模拟出一整台服务器或者桌面电脑的虚拟机,应该能称之为安全沙箱 - 你可以在里面跑企业服务、也可以在里面打游戏,并不能影响宿主的安全稳定运行,你也可以把这个虚拟机一键删除,不管里面安装了什么东西。例如浏览器里面的实现,是最为普通用户所能感知的安全沙箱 - 它把远程加载的、来自不同网站的页面进行隔离,并且在运行这些包含大量不知名开源技术的代码时,还需要防范XSS,保护宿主环境(让用户免受隐私泄漏、数据被盗、遭遇钓鱼诈骗、感染病毒等风险)。

学新通

容器类技术,诸如docker、LXC等,有沙箱隔离的特点,但因为共享宿主操作系统的内核,并不提供彻底全模拟的环境,所以往往并不被视为安全沙箱。

数字化的发展,“隔离”是硬道理,只是隔离粒度不同,有云端“租户”之间的隔离、虚拟服务器的隔离、网络间微隔离、进程间隔离、乃至小小一个手机上一段代码(例如一个小程序)的隔离。

一种企业灵活再开发和使用的沙箱技术

支撑数字化的下一代企业软件是什么样子的?认为“小程序化”、“安全沙箱化”是其中一个基石。

学新通

逻辑如下:

  • 通过网络分发传播而下载运行的代码,永远不可信赖,它只能被关在安全沙箱这样的隔离环境里面跑,没有其他选择
  • 传统企业之间的资源交换与整合,它的数字化形态就是交换自己的“数字内容资产”,也就是我的平台让你的软件放进来跑一跑服务我的客户,我的软件投放到你的环境里触达一下你的客户。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,可是我们俩彼此在技术层面没有任何信任基础,只认技术安全,“零信任”。所以你的代码我只能放在沙箱里跑,我投放到你那边的代码,也用沙箱隔离着你的环境
  • 在所谓企业“内网”里,运行的一切软件,也不能保证安全,谁知道代码里面用了什么开源组件、供应链是不是已经被污染、是否随着员工随身设备“肉身翻墙”进入了防火墙内部?都得被安全沙箱关着才能运行
  • 企业的一切业务内容,表现方式就是软件化代码化。企业的数字内容资产,就是软件
  • 软件形态和过去不一样了,它已经彻底脱离PC时代的“单机”,它天然是网络化的、连接型的、传播式的,企业需要掌握软件的出版权、分发权、流动权、使用权
  • 随需随用、用完即走的“轻应用”软件形态,最符合上述要求。其中“小程序”又是轻应用类型技术中最有广泛基础、最贴近Web因此最有生命力的技术。
  • 用户甚至不再需要去主动意识到“软件”这个概念的强存在,代码都是自动下载、看到就用到的,不再有传统观念下的安装、升级,一切都是透明的

类似于 FinClip小程序容器技术,是一种云端可控的设备端(包括IoT)安全沙箱技术,它以可分发、可流通的小程序代码格式为软件形态,充当下一代企业应用软件的技术底座。 作为Web前端技术的“超集”,基于令牌(non-forgeable token)的安全模型,和当前“零信任架构”下的其他基础技术在最贴近用户、应用的地方能建立良好的配合。

这篇好文章是转载于:学新通技术网

  • 版权申明: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,仅供学习及演示用,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。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,请提供相关证据及您的身份证明,我们将在收到邮件后48小时内删除。
  • 本站站名: 学新通技术网
  • 本文地址: /boutique/detail/tanhifgagg
系列文章
更多 icon
同类精品
更多 icon
继续加载